201108 趕遊半個台灣40小時(3之1)
20110815~16
原計畫:桃園>國2>國3>國5(宜蘭)>蘇花(台9)>花蓮市慈濟功德會總會>花蓮新城慈濟靜思精舍>中橫花蓮段(台8)>新中橫(台14甲)>仁愛清境【B計劃:力行產業道路>福壽山農場>梨山>台7甲(蘭陽溪縱谷)>北橫西(台7)>大溪/三峽>國3>國2>國1;或北橫北(台7)>宜蘭>國5>國1>桃園】;【C計畫:中橫(台8)>大禹嶺>新中橫(台14甲)>仁愛(投83)】>萬大水庫>武界>埔里>日月潭(台21)>新中橫水里玉山線(台21)>塔塔加>新中橫阿里山線(台18)>石桌>奮起湖(縣169)>草嶺(縣149乙)>南投(縣149)>林頂(投?)>太極峽谷>(返家)。預計時間:4到5天。
實際行程:桃園(8/15 10:00am)>國2>國3>國5(宜>蘇花(台9)> 慈濟功德會總會>花蓮新城慈濟靜思精舍>中橫花蓮段(台8)>新中橫(台14甲)>仁愛清境>埔里(住店)>日月潭(台21)>新中橫水里玉山線(台21)>塔塔加>新中橫阿里山線(台18)>石桌>中埔(台18)>國3>省82>國1>台南市>國1>(返家8/17 1:50am)。總計時間:40小時。
一,前言
打算跑全省,都會訂在11月初。根據前2次經驗,11月初的2週,最適合出遊:那時天氣通常很棒,溫度適中,天氣晴朗;道路狀況也好(就算夏秋碰到颱風,崩塌過的山路也多能保持暢通);沒有長假,路上不太會擁塞;非旅遊旺季,且非例假日,住宿通常有大折扣。
今年,到8月中,都還沒有颱風登陸過,山區路況應該不錯,新聞報導也幾無交通中斷訊息。查過中央氣象局天氣預報,整個星期不會有颱風或大豪雨,雖然目前還在暑假中,某些熱門景點出遊者還是不少,但如果選在非例假日,猜想交通應該不會太擁塞。
還有一個原因:目前股市情況非常不穩,不需要花時間在裡面,出去散心才能維護身心健康。
原本計畫出去跑個4到5天;事不如人願,先是在塔塔加附近,碰到大雨與冰雹,攝影機的LCD螢幕掛掉,且2顆電池都沒電了(還沒到住宿點充電);其次,在2,500多公尺的高山上,擔心因山崩受困,一路上看到的都是<小心落石>的標誌,由不得你不擔心被砸到的機率。
小心開到了石桌,還是大雨,要走產業道路到草嶺,想想還是算了,留得青山在,下回再去也行。出了阿里山區,改採D計畫,聯絡台南的姐姐,晚上去碰個面,隔天再到父母墳上上個香。與她們在台南用過晚餐後,才發覺:車上冷媒居然一點冷氣都沒有,如果白天上路,這麼熱的天,誰受得了車內炙熱的溫度。當機立斷,夜間11時上國1,連夜高速返家。算算從出門到進門,前後不到40小時,里程表上,大約跑了快1,000公里,其中300以上,都屬山路,難怪車上的冷媒壓縮機會被操當掉。
二, 蘇花公路
從桃園到蘇澳,不到2個小時。上蘇花後,可能找不到吃的,所以先在蘇澳火車站前7-11買了簡便關東煮與一個包子一個饅頭。從蘇澳進蘇花,沒多久,就有個觀景區,可以俯看整個蘇澳的南方澳漁港區,以及遠方的龜山島。有好幾年沒有走過蘇花,記憶裡,這裡祗是一個簡易停車區;現在做了些規畫,不僅有較為寬敞的停車場,還修建了一個觀景台,比印象中的好許多。此處風景不錯,值得駐足休息一下,拍些照片。
接下來,就是另一個<緊急停車區>,在路標114k附近,其實那裡就是一個休息區,在烏岩角或烏石鼻上方(不查地名,外地人根本不知)。這裡,也是從蘇澳到東澳這一段的最高點,太平洋湛藍海水、下方東澳灣與粉林漁港,加上沿著海面的山群相互輝映,景觀一流。有攤販放了幾張太陽傘桌椅,用點想像力假想,由山邊透過這幾張椅子與陽傘,往海上看去,會錯以為到了希臘。
從東澳到南澳(泰雅族之鄉),一路上都是雙向通車,都是繞著一山又一山,一灣又一灣,隧道與橋樑、彎路與小店交雜。到和平之前,遠遠就會看到和平火力發電廠高聳煙囪,及其下的儲油槽。一直到關戶橋(150k附近),才因道路維修,單向管制通車。
清水斷崖(路標160k+)是蘇花公路著名景觀區,以前經過這裡,都是來匆匆、去匆匆,根本找不到停車拍照地點。這次有備而來,用攝影機拍,就不用花精神去路邊找空位停車,回家再把它轉成照片。清水斷崖這段(其實8成以上的蘇花公路),是落石可能掉下的路段,就算路邊有空隙,暫時停車也要看運氣。如果運勢低,搞不好就碰到落石掉下,尤其是下雨天與大雨過後。
清水斷崖以前聞名於世,主因當時工程技術水準,要在硬石與峭壁建出條路,的確很艱難;幾十年過去,機械機具與工程技術大躍進,它的興築,相對就不是那麼鬼斧神工;不過,高山與深海交錯的壯麗景觀,畢竟世間少有,這點,讓它的觀光價值,絲毫無損。
三,慈濟會與靜思精舍
此次出遊,除了山光水景,另有個目的:拜訪花蓮慈濟,與慈濟證嚴法師早年靜修地:花蓮新城鄉靜思精舍。原因?2010年2月參觀過高雄大樹的佛光山;4月間分別參觀了南投縣埔里中台禪寺與新北市金山法鼓山,全台4大佛教會就剩慈濟功德會1會。去年11月就打算去,後因10月的梅姬颱風,造成蘇花公路中斷與大陸遊客遊覽車碰到山崩事件而延緩。今年到目前看來,蘇花公路沒有狀況,應該是通行無阻。可以去看看。
花蓮去過不下4次,但沒有特別去找慈濟會。這次前往花蓮市,便專程去看看。在台9線往花蓮的路上,怎麼也找不到精舍的標示,祗好先到花蓮市中央路的總會,那裡慈濟綜合醫院,靜思堂與慈濟大學,連成一氣。從大學正門進去,右手邊有片樹林,像公園;裡面有些塑像與一座竹軒,竹軒內供奉觀音,旁邊還有竹屋可供避雨或納涼,有間環保外型的公廁。
靜思堂位在大學與醫院中間,參觀者要從低於地面半層樓的一樓進去。平常開放的便是一、二樓。一樓有間大堂,內部供奉觀音,從外表看,相當暗;其餘有照明處,就陳設證嚴的一些語錄。訪客從一樓右側斜坡道上去,兩側都是慈濟人從早期到近年在全世界行善的事蹟介紹。我碰到一個小團,大概4、5人,由1位慈濟義工的<師姐>為他們解說這些事蹟。
二樓是聚會大廳,挑高應該有4層樓,有點像電影院,座位可能逾千,講台上背景是佛祖還是觀音像,有點抽象,因為燈光暗,不好拍,拍了木製座椅與大門(平常關閉)後的玄關,算是交差。
問了一下在一樓接待的師姐,新城的靜思精舍要如何走?她畫了張簡圖給我,說很好找。然後問我看了<蓮花池>沒有?她說,那是很漂亮的池。我沒看到,然後與她雞同鴨講地說了幾句才搞懂,原來就是一樓大廳的地上磁磚,其中很多塊都燒上蓮花的部分圖案,舖陳在地板上,便構成幾個蓮花池。因為大廳內燈光暗,沒注意,還真看不出來。
那位師姐還介紹我去看一樓大廳對面的書店。那裡是書店與咖啡廳合體,現代感的布置與氣氛,相當不錯。我看到一面壓克力板子,上面刻了證嚴法師的<十在心路>:
在苦難中長養慈悲/在變數中考驗智慧
在艱難中激發靭力/在繁瑣中學習耐性
在複雜中欣賞優點/在理想中追求進步
在人我中相互感恩/在社會中祥和無爭
在大地中長期養息/在天下中消弭災難
由於它放置在算是醒目的位置,覺得不錯,便買了下來,作紀念也好,做功德也好,做拜訪的回饋也好,都不重要,反正它是有益身心的。後來,據那位師姐說,這<十在心路>是證嚴上人在2010年八八水災後,為災民祈福解難提供的。細想內文,大部分都很有道理,少數一二則,我的慧根不夠,就不太能理解。
根據該師姐的簡圖,去找精舍。她說,很好找,平常她騎腳踏車,大約20分鐘可到。我慧根不夠,開車開了快30分鐘,途中還問過2位路人,一位熱心告訴我如何走,一位年輕人則完全搞不清楚方向。沿者山邊,經過花蓮軍用機場,回到台9,再轉向山邊,經過不知是那個原住民部落,最後看到一條算是有工整路樹的路,經過像是靜修地的建築,在路邊看到2位在打掃的僧人(應該是女性),問了,的確是。說此地很難找,回曰:對不起。很客氣。
雖然下午5點了,精舍還是有訪客。到裡面轉一圈,因部分還在修護中,一位僧人好意留我待會用齋,我不好意思;問我要去那裡?我說去中橫,她好意說中橫不好用餐,可以為我準備一個便當,我還是不好意思地婉謝了。慈濟出家人真貼心。
Tip:如果各位有機會想要去精舍,從台9線轉進去,記得約在194k到195k附近,注意廣安宮與七星潭的路標,往精舍的巷子,就在路的對面,路口有一家超商。為何往精舍沒有路標?或許是證嚴上人想保持低調吧?
趕遊半個台灣40小時(3之2)
四,中部橫貫公路 花蓮段
拜訪完精舍,準備往中橫走。到了太魯閣台9與台8路口,一路上都沒看到像樣小吃店,最後一家是賣牛肉麵的,沒有客人,進去後,有一對老夫妻,點了碗麵,吃完近晚上7點,上路往中橫走。
台8從太魯閣往山上走,沒多久,經過砂卡礑隧道,與砂卡礑橋,在進到西拉岸隧道前左側,有處休息區。這時,天色全黑,惟藉著夜色,還是可以看到砂卡檔步道,就在橋下方。傻瓜型機器夜晚要拍照,就沒辦法。從早上出門,跑了快10個小時,炎熱天氣下,早已渾身黏答答。休息區沒有遊客,進去稍事梳洗,換件衣服,啃顆蘋果,享受山谷中的寧靜,放鬆心情,也是種享受。
半個多小時後,驅車上路,經九曲洞,燕子口到天祥,幾乎都沒來車,挺孤單,但非常好開。過了天祥,彎路更多,坡度變陡,因為天氣晴朗,沒雨沒霧,看著路邊的反光路標標誌,可以很悠閒地開。往大禹嶺路上,偶有車輛往來,其中大部分都是大貨車,大概是利用夜晚交通順暢之故,節省送貨時間。
到大禹嶺,已是晚上9點,室外溫度也降到攝氏11度,想想花蓮那至少還有28度,2個小時路程便差了17度,果然是物理或自然課上講的,高度每升高100公尺,氣溫下降0.6度。算算,是錯不了。有家雜貨店開著,老闆和家人在整理水果(水蜜桃吧?),想想,待會到合歡山時,如果想看看什麼,會不會需要點酒來暖身?車子開過頭再掉頭,在車上順便換上長袖與長褲,到店去問問看。本來屬意是買瓶小瓶<頭目小米酒>之類的,不幸,店裡祗賣高樑與米酒,做罷。
到合歡山時,雖然天空很晴朗,但向奇萊山方向望去,祗能看到山影,沒有其他什麼的,連雲都沒有。往前,到了武嶺,有個停車場,還有一個觀景台,停車休息一下,上觀景台去看看有沒有什麼可看的。這時室外溫度大約攝氏9到10度,套上帶來的大衣,因為乾燥,無風,不覺得冷。武嶺應該是台14公路最高點(查了一下網路資料,武嶺標高3,275公尺,不僅是台灣公路的最高點,還是東南亞公路最高點。 參見: 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6%AD%A6%E5%B6%BA
當時天上星星十分清晰(據說,是台灣光害最少之處),完全沒有雲層遮掩,空氣也是十分清新;可惜的是,傻瓜型攝影機沒法拍出什麼名堂,而且電池快沒電了,如果想繼續行程,祗得趕緊找家旅館,利用晚上時間,把手機與攝影機的電池重新武裝起來。
Tip:有一點需要提出,回家看了SONY的產品使用須知,才瞭解:電子產品不僅在低溫時,可能無法正常運作,待機時間長;而且在高海拔如3,000公尺以上時,數位相機等電子產品會碰到什麼狀況,還都說不準,這點後來在塔塔加時,再次碰上。
從武嶺往下看,群山中,有幾處有些燈光,最明亮的群聚處,就是清境農場一帶。原本想到清境找間民宿住一晚;到了那裡,公路附近幾乎都是客滿;打出還有空房標示的,大概都在山頂上。幾年前逛過山頂,路彎彎曲曲,晚上不好走,所以打算碰碰運氣。到了仁和附近、往福壽山農場與梨山方向的力行產業道路路口,有家民宿還有空房,進去問了一下,並不理想,繼續下山,往埔里去。
剛進埔里,路邊有家埔里箱根溫泉生活會館,規模不小,有空房,價錢也可接受,便登記住宿,辦好手續已近午夜。
五,日月潭 文武廟與慈恩塔
第二天,9點左右Check Out,驅車前往日月潭。要不要參觀九族文化村?硺磨一陣子,到那裡再說吧。近10時,到文武廟,觀光客中,大陸客旅遊團不少。進廟參觀,到最裡面的文廟之後,還有擴建。但是擴建的部分,與原本廟體之間的間距較近,而且做了像北京紫禁城乾清宮後那樣的石雕壁,還有龍頭會噴水。
桃園虎頭山明倫三聖宮前,搞了九龍壁;高雄旗山六龜的新威一貫道道場,也有一面九龍壁。以前,這種壁叫照牆,像澎湖天后宮前的那面,但那上面不是雕九龍,而是其他東西。如今,皇帝不再,九龍壁成了當前流行,大家都可以搞,大小廟也都可以搞,不再專屬皇帝,的確,這是民主社會,而且中國也有不少地方也在搞。它的目的與用途?有個網站有考據:
http://baike.baidu.com/view/60438.htm
文武廟中的這塊,建於文武廟最後進的文廟之後,目的何在?不知道。但刻文下款的領銜者,是當今行政院長與2012年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吳先生,這,會不會引人做何聯想?看看吧。
慈恩塔幾十年前就很有名,從來沒去過。這次,一定要去看看。照著路線圖,很容易就找到,從停車場到塔址,共570公尺,台階數大約230,慈恩塔不含塔基(最下層),九層有154階。平常有運動的人,大概從停車場到塔頂,並不困難。塔頂有撞鐘,免費、甚至鼓勵遊客撞,以求福運。
從慈恩塔上看日月潭,果然名不虛傳,所有風光一覽無遺,還可遠眺玉山,到此不上塔頂,會有遺珠之憾,何況夏天地面炙熱難耐,塔頂則清風陣陣催人眠;難怪當年老蔣要把此地據為已有,沒事來此避暑,還蓋了一間思親堂。如今,慈思塔內雖然空蕩蕩,但整潔樸素沒什麼不好。
這條通道的另一個名稱叫做青龍山步道。一路都有樹蔭遮蔽,間有花香。我對花不內行,祗能猜測是路旁正在開花的那種,是那種花?拍下來再說吧。
回到停車場,有幾位年輕時髦女子,坐在休息區的木椅上玩手機,看起來,她們是完全沒興趣爬個小山,欣賞湖光山色。唉,現代人,真是擺脫不了電子產品,手機—智慧型手機,3G手機;平板電腦、電子書…。
一般來說,山區午後都會變天;從文武廟與慈恩塔都可看到玉山、阿里山那個方向,雲層很厚。在文武廟時,看的是厚厚的白雲,一個多小時後在慈恩塔頂看,白色變深了。還是早點出發吧,免得下雨天,山路不好走,何況前一晚在箱根時,電視上還播了玉山下冰雹的新聞。
六,新中橫 水里玉山線
出遊前,曾看過Google Earth別人上載的照片,關於台21新中橫水里玉山線的不能說少,但不像從嘉義到阿里山那樣有味道。由台21與台16交會路口,看到交通路況告示,說17:30到22:00台21線142k到165k會進行管制。什麼意思?如何管制?不准通行或單向通行?142k在那裡?165k又是那裡?沒走過,或不住附近的人,根本就搞不清楚。
後來,在信義的一家7-11詢問店員,到和社的加油站詢問工作人員,兩次都不清楚。不過,基本上道路是通的,加油站人員好心提供我信義鄉交通隊的路況電話,如有需要可以打去詢問。
台21這段路,基本上是沿著陳有蘭溪谷前進玉山。因為山高水急,這條溪常常有大水(到水里匯入濁水溪),所以道路與橋樑經常被沖毀,沿路上修築施工情況不少。由於道路狀況不是很穩定,難怪從和社入山後,往來車輛屈指可數,不像從觸口到阿里山那麼頻仍。
和社之後,上山之路變陡,基本上是盤山而上,間或有風景不錯之處,可以暫停一下拍照,但是一路上都有<小心落石>的路標提醒著,也不敢久留;加上17:30管制的資訊,必須在那之前通過165k。沿途,祗要有一點空地或平坦處,就可以看到番茄園,還有茶園。這條路不像台18,因為地勢太陡,農作範圍與規模,明顯不如台18觸口到石桌一帶。
127k附近,有個休息區,叫做【觀峰】,意思就是看峰的景色。
來到134k附近,有處山崩較嚴重處,暫停一下,因為有2位道路調查人員在那測量,問了一位測員,他們在做什麼?量測員說在找<路心>,不是學工程與土木的,聽不懂什麼叫路心。對方解釋說,利用雷射測距與GPS工具,找出道路的中心點,然後看看路心的結構。以左右各5公尺為準,做為判斷道路路基是否穩固的依據。喔,原來如此。這個地方看起來真的很不穩。
行車至此,天色變陰。接下來,繼續爬坡。經過【觀山】,沒有停,因為路上開始有薄霧,車上的車外溫度顯示器,也一直下降到15度;再走5分鐘,霧氣加重,天色更陰,車外溫度降到13度左右側。再過5鐘,不知到了那,突然下起大雨,緊接著乒乒乓乓,下起冰雹。不會吧?有點誇張,居然才下午2:30左右,車外溫度遽降到10~11度。
這時,可能是車子的除霧功能失效,從車內看出去,一片霧茫茫,最好就近找個可能不會有山崩與有樹可以擋冰雹的地方,但看不清楚前方路況,沒辦法走。既然此處往來車輛稀少,乾脆就停在路上不動。冰雹打在車上,固然擔心車子車窗被打破;更讓人擔心的是,大雨會下多久?會不會引發山崩或落石?在這2,000多公尺的山上,前不著村,後不著店,嗯,不能輕忽後果。
這是往壞的方向想;往好的一面想,面對事實,恐慌無益,何況昨天才發生同樣情況,路不是也好好的?等雨與冰雹停下來,再說吧。既然碰到冰雹,何不把它拍下來?
即使昨晚才充好電的攝影機,這會再出狀況,LCD螢幕居然掛掉。沒法看清拍攝標的,就無法對焦,祗得用猜想方式,按下按鍵,至於能拍到什麼,回家後轉到電腦上再看看成果了。
大約6、7分鐘後,冰雹與雨勢暫停,把車內溫度調到27.5度,視線轉好,繼續上路。經過排雲山莊路口(之前標高顯示,塔塔加海拔2,561公尺),有幾位猜想是大學生,穿著廉價雨衣(7-11那種)在附近停車場晃蕩,雖然雨勢變得很小,但週邊仍是視野有限,驅車緩緩駛過。不久經過夫妻樹,去年4月才拍過,那次是清晨有霧,這次很清楚,因於攝影機掛了,沒有意願停車;再經神木與塔塔加看日出之處,玉山國家公園界碑,進入台18線新中橫阿里山線。
趕遊半個台灣40小時(3之3)
七,新中橫 嘉義玉山線(阿里山公路)
到這裡,台21走完,不受管制;從此處到阿里山森林遊樂區不會太遠。可以為放心。不過,此時雨勢稍強,有些霧氣,行車還是要謹慎一點。儘管路邊有標示說,如果道路有狀況,請打xxxxxxx電話通知,但一沒路況,二則手機似乎沒有通聯訊號(尤其從信義上的台21來段),看看就好。
經過遊樂區大門,繼續往石桌方向走。估計還要半小時到1小時左右,視路況是否有塌方而定。雨勢變大,但路況很好,一路到石桌;雨勢更大,在路邊稍等,考慮一下,是否還要走縣169經奮起湖到草嶺,還是直接下嘉義觸口?估計形勢,一,攝影機不靈;二,產業道路不好走;三,到草嶺路不熟,結論是,下次再說吧。
從石桌前行,到了福山附近,去年4月有蜘蛛人維修中的那段,仍然在維修中,山壁大致保固完成,但還是實施交通管制,動輙上百公尺的車陣,在特定時間內才開放單向通車。通車後,車龍在路上,一輛接一輛前行,碰到二輛以上的大型車前後,在山路上要超車,就很危險,但還是有人不怕,一輛輛往前超;平常也好超車,這時是鐵了心,耐心隨車陣速度,開到觸口。
Tip: 這段路有處叫隙頂的地方,開車經過,沒有停下來,都能發現,此處看山景的角度很廣闊,從觸口到此,距離不遠,而且其中較無山崩處,氣溫也很怡人。下次有機會,或許可以來此住一晚,據說,隙頂是離嘉義最近的觀雲處。
http://www.ali-nsa.net/chinese/02spot/01spot_view.php?bull_id=174
上次來到觸口,天長地久橋與下方的大客車、小客車兩處,都停滿了;陸客也多到不行;這天,幾乎看不到遊覽車,連小客車停車場都封閉,很奇怪。難道,最近新聞報導說,陸客來台人數衰退,從觸口這裡似乎得到印證?還是,因為時間關係,該上阿里山的團,都已經上去了呢?
八,從計畫A 到計畫E
既然已到中埔,離台南已不遠,ABC計畫都不靈,改採D計畫,去台南待一下,順便給老爸老媽上個墳。用手機聯絡大姐,看看她在不在家。手機那頭接聽的是二姐,她們正在國1嘉義大林附近,下午才從台中訪友回來。我想,中埔上國3很快,由國3接省82快道路可到國1,說不定會在國1上碰到她們。
照規畫走,果然,在新營收費站前,碰到她們的車子,約好到新營休息站碰面,一同回台南。休息站裡,空中出現大大的兩道彩虹,抓瞎式地拍下,效果很差。
D計畫是晚上在台南打尖。晚餐後,準備開車回大姐家,才發現車中冷媒失效,這下慘了。這麼熱的天,車上沒有冷氣,怎了得?心一橫,採E計畫,趁半夜回桃園,打了通電話給老姐,說不去她家,直接上國1,連夜<逃回>回桃園。
23:00上仁德交流道,一路順暢,以速限上限加10、不算違規的速度,一路殺回桃園。到家約1:50,梳洗整理後,結束40個小時的上山下海半島遊。
九,後記
隔日一大早,把車送保養廠,說明冷媒壓縮機壞了,更換與工錢要1.6萬,沒選擇,祗得依廠方建議更換。至於攝影機,搞清楚桃園維修站的電話地址,週五找時間送修,判定是LCD內的排線壞掉,更換連工帶料估價2,900,也祗好換了。
回來後,整理照片,上傳,照片編輯、說明,查資料,查地圖與路線圖,再寫遊記,又花不少時間。反正有空嘛,不做此消遣,又如何呢?退休後,自己找樂子很重要,健康的樂子,更好。
前陣子,台新金控總經理林克孝於考察宜蘭古道時,不慎跌落山谷身亡。10多年前,因職務關係,跟他有2、3次見面之緣,全無深交。印象中,他是不錯的人,不像金融界裡很多都充滿銅臭味。如今,他能在自己的興趣裡,付出生命與前程,走的也算痛快,雖然令人惋惜,卻也適得其所。 (End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