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9月20日 星期五

201004 淡金公路 法鼓山與筠園

20100430



有一週之久,北部幾未見著陽光,今天上午日光普照,又是<趴趴走>時機。



今年已跑過高縣大樹佛光山,高縣六龜神威天台山一貫道場,南投埔里中台禪寺,接下來,當然最想去看的,就是台北法鼓山與花蓮慈濟。花蓮有點遠,以後有機會;半日遊,先訪法鼓山,因為久聞金寶山大名,且鄧麗君的墓就在那,三者一次造訪,很有效率。



下午2時,從南崁出發。走61號快速路到八里,接關渡大橋到淡水登輝大道,走淡金公路,很合理。路經三芝淺水灣,白沙灣,富貴角,18王公廟,跳石,到金山前,轉三界壇。



有多久沒走淡金公路了?1976年聖誕節前夕與大學同學騎自行車從台北到基隆,走北海一週,印象還很深刻,2天,騎了一大圈,在金山救國團活動中心,住帳蓬碰到大雨,走陽金公路,到現在的天瀨附近上不去,回頭走淡金,在金山到石門這段北海岸,又碰到強勁逆風,那時28吋老式菲利浦車又笨重,回到學校至少睡了18小時。年輕,回復的快,就是本錢。



結婚後,工作繁忙,較少有機會跑北海岸,就是有,也是年輕氣盛,趕路先,風景後。不過,還是很清楚:登輝大道拓寬後,淡金公路就沒再超過淡水;2年前走陽金到過金山鎮,就真的沒到過三芝、石門等地。



這次,天氣好、非例假日,跑起來很愉快。重要的是,路變寬了,印象中淡金就是2線道,有些地方很會塞車。這次看到路變寬,而且不斷有新的風景區與休息區開發出來,更有看頭。



淡金公路風景區



淺水灣,以前沒聽過。這次,因為看到路邊有停車場,暫停一下,不錯,沙灘算好,水夠清。還有正妹在拍照,由穿著看,看不出是照婚紗,還是模特兒,或祗是男朋友獻殷勤。



到白沙灣前,路邊就可以看到根德公園,裡面搞了水車、吊橋、還有水碓等懷舊事務。這也是以前沒看過的,從規模看來,鄉或村有意把此處整理好,讓週邊更吸引過路人,停下來休息,不管知名度也好,商機也好,都有幫助。路的對面就蓋起幾棟高樓,房地產儼然已經發動。



印象中的白沙灣,曾經因管理不善有人溺斃,一度關閉;如今,<交通部觀光局北海岸與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>(好長的名稱)整治過,不但景觀與以前完全不同,而且變得很有休閒娛樂的價值,挺不錯的,值得誇讚。



轉個彎,看到路邊有一排建築,有點陳舊,經過時,瞄到一幅醒目的布條,上面有<廢墟>2字,好奇下,停車拍照。外觀上看,這排大約都是8層樓高的觀景樓,像爛尾樓,沒人居住;經過時,看到一樓還是有些店面,可能並非完全沒人住。北海岸的開發,與觀光價值的判斷,究竟是投機或是投資過早,此處可能是個不錯的研究個案。



白沙灣的觭角是富貴角,以前也沒什麼印象。現在整治好了,景觀也變壯觀一些,也冒出一個富基漁港,加上燈塔與圓頂的雷達觀測站(應該是吧?不知是用來做氣象的,或是海防的?),就能吸引人前去一探究竟。回程時,便轉進去看個所以然。



由此到金山,大概就是核電廠與18王公廟了。不過,在此之前,還有個石門洞景點,以前去看過,應該還拍過照(照片早就不知放那去了),這次經過,景觀全變了。的確明顯有規畫與整治過,應該可以吸引遊客,可是,看到停車場要收費,海景也沒有什麼特別,就略過。



18王公廟本來就在路邊,這次看到,卻是在跨溪大橋的支線,原來在核電廠前,建了一座跨溪大橋,4線的,2線的原路,就晾在一旁了。拐進原來的路,到了廟前,就看到幾位婦女在打手勢,不清楚她們是招呼停車,或是下車買紀念品或小吃。經過該廟時,瞄了一眼,似乎和以往沒兩樣,裡面還是漆黑一片。我既無求財之心,亦不是演藝人員,更不喜歡景點區強勢行銷的攤販,車子緩緩開過後,就此別過。



來到跳石公園,醒目的2座雕塑在路邊,在此可以看到遠方一座山的山壁,有如刀削一般,停下車,拍一下金山前的海灣景色,再上路。從淺水灣到金山的路上,沿路的海邊,祗要有空地,都可以看到海產店與咖啡店,天氣好,像今天,就會吸引年輕人坐下來,一邊聊天,一邊用餐或喝杯咖啡,挺好。



進金山前,一路有法鼓山的小路標指引,從三界壇彎進去,很快就到法鼓山的朝山客停車場。告示上寫著參觀或朝山時間到下午5時,因為寫得不清楚,就問警衛,到那裡是下午4:10左右,還來得及,但車子需停在停車場,然後再徒步走上山。警衛說,大約20分鐘,就走吧。



法鼓山



朝山可沿公路走,也可沿臨溪朝山歩道。雖然臨溪不道沒什麼大學問,也不陡,不過有水有樹,走起來總有些賞心悅目。到正山門前橋上,路邊有一看野薑花,花開的不多,但走過時可以聞到淡淡的清香。我本不知什麼是野薑花,剛好有人替2位可能是香港來的客人介紹,說出了花的名字。



過了野薑花,旁邊的山坡上,植有百合,這時,百合花開了不少,儘管不密集,還是有不少。沿著臨溪朝山步道,最後來到法鼓山主建物、位在3樓祈願殿的側門。若是沿公路上來,過了正山門,也有一條朝山步道,直通祈願殿的正前方。



祈願殿供奉觀音,殿裡就擺著一座觀音像,背景則是流水。很簡單樸實,殿門上的<觀世自在>與<大悲心起>,相信每個人看了都有同感。殿前的祈願池(不知道是否真的如此稱呼,我是因為它就在祈願殿前,想當然爾有邊讀邊了)是何用意,有待瞭解。不過,從祈願殿正前方,透過祈願池往外看,也很有學問,雖然看的是風景,金山市區在下,萬里一帶的山在上,實則需要指引才能豁然。



看到指示牌說明,乘電梯上到6樓大殿,很奇的是,一般佛教寺廟的大殿,取名<大雄寶殿>,幾無例外,唯獨法鼓山就稱大殿,而且殿的匾額寫的是<本來面目>,沒有<大雄寶殿>四字。大殿中供奉3尊佛祖像,一樣大小,手勢雖不同,其餘一致,清爽俐落,不像別的大廟,總是搞一堆大大小小的佛像,或者不同的佛像。



法鼓山的建築也很特別,沒有建築背景的人,也能感受到簡樸、堅毅的氣習。沒有金光熠熠的寺頂與諸多佛像,也沒有彎彎曲曲的構圖,全部都是直線(除了大理石圓柱),用長方體的石塊撐起。這些石塊應該是水泥模鑄出,不然去那兒找那麼多剛好且切割一致的石塊?所有建物的外觀都相當一致,呈灰色,內部也很簡單,白色加灰色。



在法鼓山碰到幾位僧人,彼此<合十>加<阿彌陀佛>互祝平安,一切平和,這是從參觀佛光山到中台禪寺學來的。



金寶山與筠園



由法鼓寺下來,已經5:15,還要去看鄧小姐。雖然附近有朱銘木雕藝術館,一來是時間趕,二來聽說它要收費,所以 bypass了。上金寶山還是擔心錯過時間,幸好到那問了警衛,說沒問題。就在筠園前面的路旁停車,<進去>(其實是開放式的)園地看一看。筠園應該是金寶山面向東海最右手邊、最前面的一塊地。別人的墓一排排列在那,依山往上建,鄧麗君的墓則有一塊完整的園區。



基本上,她的墓址位置很不錯。有些藝術作品在其中,她的歌,透過隱蔽在園區內的擴音器播放,也很特殊。我把筠園週邊及景觀都拍下來,各位可以很清楚知道,也就是說,沒去過,也可以大概清楚七八成的情況。



金寶山內的墓園看上去都是有錢人的,山內有3座佛塔與1間基督教還是天主教的建築,兩教互做鄰居,顯然這裡的風景與墓園管理,重要性應該高過宗教本身。附近有不少墓附建歐美式亭台樓閣,以陰宅來說,可說是豪宅級的。整個山頭都是墓、豪宅型的墓及園。



事實上,三芝、石門到金山,哇咧,許多山頭都是墓園。從Google Earth上看很清楚,就像八里、林口到蘆竹(還有新竹的山上)鄰近海邊的山坡地,到處都是高爾夫球場一樣,唉,生前要用大塊玩耍地,死後要占大塊墓地,有錢人真是的。



從金寶山出來,走北縣20號縣道,沒多遠就有一處叉口,一邊是<基督教平安園>(從Google Earth上看,也很壯觀,實地看,居高臨下看海,也很賞心悅目),一邊是<百福山>,算起來都是有點料的人過世後才有機會安葬於此。因此,這處叉口可謂陰間的交通要衝。



從山上下來,雖然太陽西斜,但天色尚可,不過,這次重點既巳看過,準備打道回府。途經富基漁港,進去參觀一下,非例假日沒什麼人潮,在港區市場內買了點新鮮漁穫,回家討好老婆大人,有點交作業的味道。



由關渡橋到八里,原本拍了點淡水河沿岸的夜景,與八里的自行車道,效果實在不好,刪掉。(End)

沒有留言: